1957年快过完的时候,天气冷得要命,张云逸这位开国大将的办公桌上,静静地放着一封来自部队里一个连长的信。这封信可不简单,里头装着一个战士对家里头深深的担心,还有他对公平公正的强烈希望。张云逸将军拆开信,一字一句地看了起来,看完以后,他突然使劲儿一拍桌子,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,说:“这事儿做得太不像话了!”
说起来,这位连长啊,他是山东文登县小屯村里的人。他的父亲,于同海老爷子,因为一些日常的小矛盾,跟村里的干部闹了点不愉快,结果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。连长呢,人在部队里,没办法直接回家去处理这事儿,他就写信给上面的领导,想让组织出面,帮他父亲讨个公道。
张云逸大将军把信看完以后,心里头一直翻腾个不停。他心里头明白,咱们的战士们在战场上拼命守护国家,可他们的亲人却在老家被人欺负,这实在是太让人难受了!他立马就跟旁边的工作人员讲:“咱们的子弟兵为了国家连命都不要,他们的家人却没能得到好好的照顾,这是咱们没做到位啊。我得自己跑一趟,去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,给那位连长一个说法。”
刚好,张云逸将军最近打算要去青岛看看工作进展咋样。他就想着,干脆自己跑一趟文登县的小屯村,去给那位连长解决些实际困难。
张云逸将军摆摆手,态度很坚定:“那不成,这事儿我得自个儿去搞定。咱们的子弟兵在前线拼命打仗,他们的亲人却在老家受气,我怎么能忍心呢?”
不过呢,张云逸将军的那位秘书这次去办事,事情并没有全搞定。他回来后跟大伙儿说了:“我跑了一趟县里,找领导谈了谈,他们说会公正地处理这档子事儿。但是吧,我没到小屯村去见见于同海大爷。”
张云逸将军听完之后,脸上立马露出了严肃的表情。他心里明白,要是上头没人盯着,基层办事拖拖拉拉的,这事儿可能就这么算了。因此,他打定主意,要亲自跑一趟小屯村,去看看于同海老人,同时也得给当地的干部提个醒,让他们赶紧把这事情给办妥了。
张云逸大将军一到地方,就赶紧问人于同海家怎么走。到了于同海家门口,他又喊了几个村干部过来,当面了解了下事情的具体情况。在张云逸大将军的帮忙劝说下,两边的人最后都把误会给解开了,纠纷也平平静静地解决了。
之后,于同海和他儿子好几次给张云逸将军写了信,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,还一并寄了些胶东那边特有的东西。张云逸将军收到后,也给他们写了回信,在信里头他鼓励于同海的儿子要继续为国家做贡献。而那些特产呢,张云逸将军没有收,他按照市面上的价格把钱给于同海他们寄了回去。这事儿在军人和老百姓之间传开了,大家都觉得这真是个好事儿,经常拿出来说,成了一个让人听了心里暖洋洋的感人故事。
